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

(轉貼)MOOC不止可汗學院、Coursera和edX:更多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介紹

資料來源: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36571/


社團法人台灣開放式課程聯盟--首頁
http://www.tocwc.org.tw/index.php


作者:卡卡(小時候的夢想是當遊戲設計師,可惜在國中屁孩時期被C++給嚇到。長大後靠MOOC重新拾回對程式語言的熱誠。深知自己不是做遊戲的一塊料,反而對數據分析發展出莫名的愛。立志用網路資源學習程式語言,並利用在自己的熱忱上。http://www.owstartup.com)
「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最近在網路上掀起了一陣風潮。主打在線課程的網佔一個接着一個出來。在這裡我歸納出以下幾種線上課程,從比較早期的網路大學,到知名大學提供的Open Source的課程,再到最近的大規模開放在線課堂。 

1. 網路大學:University of PhoenixCapella University

特點是全程在網路教學。University of Phoenix投入相當多的資金在打廣告,所以可以說是在美國最知名的網路大學。此類大學最大的隱憂是在課程品質未知的狀況下投入金錢。 
  • 優點:提供另一種形式上大學課程。
  • 缺點:僱主對此類型畢業的學生會打個問號
  • 適合:在家學習者

2. 知名大學附屬學院:Harvard ExtensionNorthwestern SCS,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Penn State University – World CampusStanford SCPD,UW Flexible Option

跟網路大學相仿,但是是由知名大學專門提供在職人員進修學位以及認證的學院。起初是以提供夜間以及周末課程來避開工作時間。後來慢慢發展出網路課程,提供在職人員更多彈性空間。雖然是網路課程,都是大部分學院會規定最少一堂課或是一個學期需要到學校修課。此類進修學院不提供F-1學生簽證。 
  • 優點:提供另一種形式上大學課程,提供該大學的學位或是認證
  • 缺點:缺乏跟教授面對面接觸,無法建立人際關係(同學常常是未來的工作夥伴)
  • 適合:在職人員,在家學習者

3. Open Source:MIT Open Coureware , iTunes U

目前擁有最多課堂資訊提供給有興趣的人。主要是以提供教授在教課時所錄下來的音訊以及視訊給用戶學習,有些網站會提供練習題跟試題。 
  • 優點:免費,知名教授授課,按自己的步調學習
  • 缺點:有問題無法聯絡教授或是講師,缺少社群,對履歷沒幫助
  • 適合:好學的人,想嘗嘗讓知名大學的教授教課的滋味

4. 由大學教授組成的MOOC網站:CourseraedXUdacityiversity

MOOC元年始至於2012年,受到最近網路化的影響,許多大學教授創始MOOC網站。Coursera的創始人是Stanford大學的Andrew Ng與Daphne Koller。Edx的是由MIT以及Harvard協力創始。Udacity是由Sebastian Thrun(Google X Lab創始人以及 Stanford研究教授), David Stavens, 以及 Mike Sokolsky創始。Iversity是由Hannes Klöpper以及 Jonas Liepmann創始,是個以歐洲為主的MOOC。
這些網站的目的是讓人民不用花大錢也可享有高品質的教育,實現教育民主化。目前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以及台灣大學有提供中文課程。少部分使用英文授課的課程也有提供中文字幕。 
  • 優點:多數免費,知名教授授課,付少量的錢達到最低成績要求可以得到認證,師生社群互動
  • 缺點:跟傳統課程相比無法即時討論課題,作弊問題
  • 適合:好學的人、想取得認證的人
Photo Credit:  Marina Shemesh  CC BY SA 2.0
Photo Credit: Marina Shemesh CC BY SA 2.0

5. 學習專精技巧的網站:CodecademyCode School,CodeCombat,TreeHouseUdemyLynda

由專業的團隊打造出最貼近當今工作需求的課程,可以依據自己的步調以及興趣選擇學習。Lynda是早期最知名的網路學習網站。專精Coding的網站像我上面提到的,從2012年開始紅起來。這些網站提供當今流行的程序語言像是Java, Html, CSS, Python, Ruby, PHP,視你的需求可以選擇不同的語言來學習。值得一提的是Udemy是像一個課程市井,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授課收費。 
  • 優點:免費或收費便宜,即學即用,社群交流
  • 缺點:若遇到問題沒有專業講師幫忙,有些網站的課程要求太過死板(例如Python課要打“Hello World”才能到下一個階段,但是打“Hello world”就無法)
  • 適合:清楚自己想學什麼的人,馬上要用到此技能的人

6. 速成訓練營Bootcamp:General AssemblyBlocTealeaf Academy

由專業的團隊打造出最貼近當今工作需求的課程。不同於專精學習的網站,Bootcamp是一個訓練營,讓你在6周到12周以內從零到可以運作始用技巧。大部分的Bootcamp提供線下訓練,收費從幾千塊美金到兩萬之間。收費之所以貴是因為主打從訓練營畢業後,有極高比例會應徵到工作(像Dev Bootcamp標榜100%的學員都被錄用)。我在這裡要談的Bootcamp是線上的。
General Assembly是線下全職或半職Bootcamp,但是他也提供網路授課以及直播授課。Bloc以及Tealeaf Academy則是線上短期集訓;Bloc提供一對一的導師服務,Tealeaf Academy澤提供助教即時輔助。 
  • 優點:短時間內學習大量技巧,即學即用,即時專業人員的回復
  • 缺點:無法邊上班邊學習
  • 適合:馬上要用到此技能的人、有毅力的人

7. 提供青年學子網路學習的網站:Khan Academycode.org

雖然現在網路上充斥着初學者教學課程或是速成訓練營,但是要真的專精Coding還是要從小開始。此類網站是針對青年學子所設立的,讓他們從小就對Coding產生興趣並自主學習。此外這些網站也提供教育人員素材來教這些小朋友們。 
  • 優點:從小開始打基礎
  • 缺點:無,硬要說的話是無法跟專業導師相比
  • 適合:小朋友,老師
以上是我目前接觸過的網路學習平台,最近在亞洲也陸陸續續推出中文版的教學平台,等我有機會再去接觸。
Photo Credit:  Mathieu Plourde  CC BY 2.0
Photo Credit: Mathieu Plourde CC BY 2.0
接著為大家介紹一個學習經驗應該具備哪些條件,以下是整合我的調查、研究、以及拿課的經驗: 

1. 引人注目的課程

一個引人注目的課程需提供當今人們最想吸取的知識。在這個大數據時代,目前最熱門的課程當屬資訊科學(Computer Science)以及數據科學(Data Science)。像Udacity的Intro to Computer Science,Coursera的Rice University提供的An Introduction to Interactive Programming in Python,edx MIT提供的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and Programming Using Python 。除此之外還有像是Code School,Codecademy,TreeHouse等等的線上學習 Coding 的資源提供不同的學習路徑(Web開發,Ruby on Rails, Python, Andriod端程式設計, iOS端程式設計)。 

2. 專業的講師

有一個好的課程但是沒有好的講師那也是枉費,所以有一個好的老師是很重要的。一個好的講師不僅要是該領域的專家,還要有豐富的務實經驗。除此之外線上課程一次可以教好幾萬個學生,講師要從線下的課程轉換到線上的最大挑戰就是讓學生有參與感。要注意的是一個好的教授或是專家,不一定是一個好的講師,選課前要多看看那堂課/網站的評價。 

3. 好的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應該是當今App最著重的地方。用戶用的不順或不滿意,不過幾天那個App就準備走入歷史了。相同地如果一個教學平台沒有好的用戶體驗,那不會有講師願意在這個平台上授課。沒有課那哪來的學生?所以好的教學平台、好的課程,跟好的講師是相輔相成的。 

4. 好的社群互動

擁有一個好的特群可以促使學生間互相交流以及輔助彼此。更重要的是講師以及助教們可以即時的回答學生間的所有問題。目前主要的互動方式是透過論壇,通常是透過助教協助學生的問題。我看過一堂課教授在出差到不同國家時跟當地的學員見面。而有些網站像Coursera透過Meetup這類型的網聚整合網站,讓學員們自發性的組成研究小組。 

5. 能與世界接軌與清晰的目標

目前大部分的講師,不管線上的還是線下,都是以學習現實案例研究。但是更重要的是學員們想知道完課後可以怎麼運用所學。像Bloc的全棧Web工程師(Full Stack Web Development)就明確的指出,課堂上學員會製造出一個網路App,然後在最後三周依照學員的喜好製造出一個小型Project。 

6. 學習評估系統

一堂課怎麼評估學員的程度?這是大家都會有相同的一個疑慮。MOOC提供了更多更廣大的人群可以接觸到高等教育,但是MOOC的可信度還是取決於如何評估學生,並成功的完成課程。以Coursera為例,除了一般常見的小考以及大考。平時的作業是交由其他學員給打成績,而你幫別人評估也算在你自己的成績裡面。簡單的說是我寫完作業後,在截止日之後我也需要改五張作業。
像Codecademy這類的免費教學網站就是以電腦自動幫你評估可不可以到下一個階段,然後到某一個分水嶺學員會被頒發一個徽章或是一個里程碑。

7. 反饋系統(意見欄)

大家應該都知道一個成功的產品是不斷吸取顧客的抱怨跟意見再去做修改。一個教學平台也應當如此。現在有那麼多的網站可以選擇,只顧自己的做自己想做的,那很快就會被其他網站給K.O.掉了。當然,課程也應該要有反饋系統,接受學員的意見並進一步改善。像Udacity的Intro to Computer Science就整合學員的意見推出擴展單元。
延伸閱讀: 

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全球瘋傳,臺灣人不告訴你的,228事件。』臺灣吧-Taiwan Bar 第5集

『全球瘋傳,臺灣人不告訴你的,228事件。』臺灣吧-Taiwan Bar 第5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xSq7tDEAYw

臺灣吧-『動畫臺灣史』大開場 

觀看次數:191,472 1 個月前
敬請鎖定『動畫臺灣史』(共八集)
每個月一號晚上八點 首播
臺灣吧2015徵才資訊:
製作人:須繳交節目企劃
主持人:須具備劇本能力
導演:動畫、實拍及活動
執行製片:熱情細心負責
產品經理:熱情細心負責

另隨計劃徵求:
美術:美指AD、製指PD、角色CD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NsHFT7BFoAPBcuAa5sgEQ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末代聯考歷史課本(轉)

過去台灣有「聯考升學制度」,期許中學生大量資訊背誦。由於教學的方式使然,所以即便是歷史、地理這類的實用知識,也都純粹就「陌生名詞式」背誦,也就是學生背了無數的東西,但對歷史其實仍不太了解。

簡單的說,這些課本裡面對大家而言全部都是陌生的內容,發狠用力背也不知道自己在背什麼,而這相當可惜,否則我們國家的人,至少長大後也能跟外國人介紹一下古代的歷史風情、文物,但現況是,絕大多數的成年人都無法記起到底曾經學過的史地內容。




這是其中四本歷史課本,原數量有八本,我的每一本課本側邊都有用螢光筆著色,看起來比較具有系列性。




歷史課本每一本封面內頁都會畫上插畫、LOGO、宣言之類,提醒自己: 這是考第三次聯考,一定可以輕而易舉擊垮聯考的。

我因為年輕不懂事,以為上大學就是人生的終點,沒想到上大學後發現大學超無聊,所以換了三次學校,因此考過三次聯考。但其實第一次考完時我就想著:「我絕對不要再從來一次!」

怎麼能有人願意接受「從早上八點坐到晚上十點、 連續幾個月、硬塞資訊到腦中」的生活?而且還要把這些資訊串起來,告訴自己這裡面是有意涵的?還不包括數學科...。


但好景不常,我還是躲避不了聯考的命運。




當時的操作就是用各種顏色的筆,把年份、年代、世紀、人名、皇帝名、地名、制度、事件、條約、危機等都區分,也使用了「三條線式」重點畫法。一般大家畫重點都是一種顏色、然後畫上一條線,我那時候最多使用三種顏色來製造視覺效果,並且大量利用圖形框來區隔重點文字。 


希望看到一種顏色,就能馬上反應到這是在說某種層面,並透過各種圖案、課本中的位置,讓我記得每一件事情的先後順序。




而歷屆考古題考過的句子或重點部份,我也會在上面標明,像是上面的「77日」,就是說「民國77年,日間部大學聯招 」的考題,這樣一方面可以看哪些地方是出題老師的最愛,一方面判斷長線趨勢 ;而原本的空白標題框也被我塗成黃色,比方「隨的內政」、「隨的建設」,這些格子裡面本來是空白的,但我覺得既然空白幹嘛做格子?上色比較好。




國王、皇帝可以用上下括號,名詞要用側梯形雙線條,比較級中的最高級會用粉黃色線條標注,就是任何有出現「最」的字樣的句子。



中國史和外國史的畫法略有一點不同,在事件先後順序上,我也弄了一些類似發展圖表之類的,從這時候就埋下日後設計繪圖的種子。我喜歡畫的風格是科幻風格,只是畫科幻風格會太複雜,就看不到重點了。




但寫字是一個問題,如果寫字不整齊,就很難跟這麼多線條融合在一起,而我寫字不太整齊。遇到否定句或者「消滅」意涵的句子,我會直接畫叉,讓自己一看就知道這句話是被否定掉了。




早期唸書的人們也沒有什麼選擇,就是每一句話、每一頁、每一張圖全部背起來,一開始甚至連在哪一頁都打算背,不過時間有限就不搞這一招了,然後寫上呼應的筆記。 




這種是「跳行圈選重點」,由內文可知,是「懿律和琦善在粵海」對打,所以就跳行全部一次圈起來著色看,就很清楚了。而所有條約都用黃色標注,因為課本很奇怪,各種條約只會寫「一次」!彷彿就是為了要考試而製作的課本,每一句話不重複,這樣考試才不會有疑慮,不會有兩種解釋的可能。




這是「跨年度」畫法,不同年度就在上面標起來,由於我們的課本非常注重考試性質,所以也區分的很明顯,不用擔心年度會跳來跳去,除非是換了主題。




這是大量「跳行圈選重點」的畫面,不過仔細看我們的課本,全部就只是名詞變換,這些名詞代表什麼?比方裡面提到「海盜」,這個海盜是哪一種海盜?橫行七海、使用骷髏旗的海盜?還是索馬力亞式漁民海盜?還是某種職業身份?開大船還是小船?


通通沒有交代啊!




而什麼又叫做「裁抑」?「節度使」?或者「防邊」又是什麼呢? 


問這個太嚴肅了,不過,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唸歷史地理?那是因為在 高中文組的學生,多半是以「放棄數學」為策略來應付聯考,文組的同學人數遠大過理組,因此大家上數學課當然是拿來唸歷史、地理、國文,那數學這科目怎麼辦呢?   

  
就只能在考試時,每一題都從1開始代入:1, 2, 3, 4...這樣一直帶入,因為證明題多半是不可能會寫的,所以選擇、是非題的時間非常充裕,大可以慢慢帶到十位數,不過通常如果超過「6」都還沒有答案,就可以直接猜「0或1」了,因為高中後的數學漸漸充滿哲理,許多答案常常都是0或1,原因不詳。 (這並不是我亂講的,是補習班老師也建議過的方式)
  
但即便班上同學數學普遍不好,但是文組的同學還是都為自己取了飆悍的綽號,什麼: 
  
「圓錐曲線小霸王」、「微積分神射手」、「排列組合神探」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數學不好的真正原因>一文)



當遇到課本裡面有人物照片時,就會幫他們改變造型。這是一種直覺反應,就跟你看到某些空格,會覺得裡面應該要畫些顏色進去一樣,你會很明確感受到「這些人物 屬於某一種造型」的畫面在腦海中,而下一件事就是趕快將之實現。


這個是經典的海盜獨眼造型,上面寫一個「熙」是為了放大這個字的寫法,因為考試會考簡答題,需要寫漢字。 




這是皺紋、鼻環版的文天祥,手部則是終結者的手,頭上插了一隻響尾蛇空對空飛彈的箭,應該是受到電影<羅賓漢也瘋狂>的影響。




王安石加上了<七龍珠>裡面的賽亞人護目鏡,可以偵測戰鬥力。而各種法案則用深色的螢光筆標注,醒目清楚。寫個大大的11,應該是指這些事情發生在11世紀,以免考試來個中西歷史對照。




宋教仁則改裝成<魔鬼終結者二>的造型,這一集的終結者阿諾被子彈打破臉部肌肉組織,露出終結者的金屬身體。而這個造型對喜歡機械、機甲畫風的人來說是經典作品,當年得到奧斯卡最佳化妝獎,而競爭片則是<虎克船長>的達斯汀霍夫曼的海盜船長造型。 





盧梭與洛克的這個畫風則是電影<The Crow>的經典造型,中文又稱<鴉魔戰士>、<魔誡追緝令>、<龍族戰神>等,第一集由李小龍的兒子李國豪演出,而這部片也成為他的絕響,因為他拍攝槍戰時,被真的子彈打到死掉。

我課本裡面大概一半的人物都用這個造型,喜歡<The Crow>的人都會把看到的人物圖片畫上這種臉。 



這是第二集<魔誡追緝令:天使之城>的劇照,這部電影畫面唯美動人, 整部都是一種暈黃色調的都市魔幻場景,男主角以親情之愛為名復仇,從陰間回到人世,由女主角幫他畫上這個經典眼妝,從此感動無數影迷。



而男主角是法國男星Vincent Perez,造型到達The Crow的顛峰,臉上的血痕線條比例最漂亮,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演出這部片的關係,後來夜訪吸血鬼第二集<The Queen of The Damned>(魔咒女王)也找他演,那部片真是一場災難。



蘇美人。




標語。




字體設計:妳的我。 


這是想用英文書寫體去寫出中文字,當時剛寫出來的時候覺得超酷!我要寫一整套這種中文字體!


現在就知道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中文字體動輒上千個,只能說當時的想像很浪漫。




這是當時的鉛筆盒,類似化妝包的大小,裡面裝了大概二、三十支色筆、還有各類需要作畫用的道具。



圈圈尺、貼紙都是少不了,當然還有塑膠小夾,這樣方便看很多書時,可以固定住某一頁,互相參照。 



化妝包當然還有小鏡子囉,你要問那些夾層裡面可不可以放小抄?答案是當然可以,不過他媽的放了小抄,我還背這麼多重點幹麻。裡面主要放一些回憶紙張,一些高中時會寫的詩詞或宣言之類的。




這是我最喜歡的<抓狂一族>的阿仁,在課本封面裡為他設計的渡假天空島,上面有水池、小瀑布、海灘、洋傘、冰飲料、躺椅、電話亭、鞦韆,把整本書逆時針轉90度看,右側邊還有富士山、教堂等,山上還有冰屋。


從小腦中就一直有很多關於未來世界的畫面,一直以為那些東西只有電影中才有,長大後發現原來可以透過設計呈現在這個世上。而在整個求學過程中的乏味歲月,就透過在課本上作畫的過程而暫時逃離了教室。






對於高中歷史課唯一記得的事件是 ,導師吳白玲從埃及買了椰棗給班上同學吃,老師拿了幾包透明塑膠包裝打開、用蛋糕點心盤裝了一盤盤椰棗,讓班上每個同學各吃一個。放入口中的當下感覺是:「這很像是某種固態豆漿做的軟甜零食」。

而當下也有一股震撼是:「我吃到了地理課本說的中東國家的『經濟作物』了!酷~,但這根本跟棗子味道不同啊。」


是的,椰棗味道跟地理課想像中差異很大,


而當我第三次從考場走出來後,聯考就被廢除了。



師傅說的沒有錯,矇著臉,武功真的比較高,



我終於打贏了!
(轉貼華華咖啡廳)
http://mypaper.pchome.com.tw/dzy/post/1322513272